0

0

1

1

PREV
NEXT
当前位置:
首页
>
>
>
人与动脉同 寿

人与动脉同 寿

  • 分类:医学知识普及
  • 作者:先盈医疗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1 15:17
  • 访问量:0

人与动脉同 寿

【概要描述】




 


 

 

1.斑块是什么?

 

 


 

 






 

斑块一般指动脉斑块,由脂质代谢失衡及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在动脉壁下沉积而成,主要表现为脂质沉积、动脉内膜增厚、血管变狭窄等,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灌汤包:胆固醇馅,纤维帽为皮。



 






 

 


 

 

2.斑块的种类

 

 


 

 








(1) 稳定斑块

     稳定斑块的安全度与斑块阻塞血管的程度有关,若斑块小、阻塞程度小,不影响血流,一般无症状表象。当斑块大于75%以上,易造成血管狭窄,可能造成血管缺血事件,当狭窄超过90%以上时则很容易发生缺血事件。

(2)易损斑块(即不稳定斑块)

①薄纤维帽厚度(<65μm)

②大脂质坏死核心(>30%)

③血管正性重构

④斑块内存在新生的滋养血管

⑤血管内外膜的炎症反应

⑥点状钙化






 

 


 

 

3.斑块有什么危害

 

 


 

 






 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冠状动脉等血管。在斑块形成初期,只是血管壁单纯的脂质不断沉积,促进斑块增大,若没有影响到动脉的血流速度,一般不会表现出症状。可是一旦斑块破裂,易造成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发生一系列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心梗、脑梗等)。

   (1) 冠状动脉斑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或侵蚀血管内皮,触发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比如临床常见的“心梗”。

 

(2) 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重要血管,斑块增大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起颅内低灌注,可能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甚至是脑卒中(脑中风);当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造成“脑梗”。



 






 

 


 

 

4.斑块“幕后黑手”

 

 


 

 






(1)高脂血症

(2)抽烟、酗酒

(3)紧张、压力大

(4)肥胖、

(5)糖尿病

(6)运动少

(7)饮食不健康

 






 

 


 

 

5.斑块检查

 

 


 

 






 临床一般通过对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检查来对动脉斑块进行危险性评估,通过血液检测来判断斑块稳定性程度。

 

(1)常规斑块检查

① 冠状动脉斑块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冠脉CTA、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冠脉造影是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超声价格相对昂贵。

② 颈动脉斑块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颈超、颈动脉CTA、颈动脉磁共振等,由于颈超多存在假阳性的问题造成诊断误区,而后两者由存在辐射或价格昂贵问题。

 

(2)特异性斑块标志物检测



①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Lp-PLA2属磷脂酶超家族中的一员,又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由血管内膜中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纤维帽决定血管斑块稳定性,特异性斑块标志物Lp-PLA2在血管易损斑块纤维帽中强表达,薄纤维帽瘤变是易损斑块破裂且易并发急性血栓形成的前兆,LP-PLA2与斑块的厚度、数量、斑块易损性正相关,直接反应血管斑块稳定性。Lp-PLA2被国内外专家指南共识大力推荐,用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快速诊断、治疗评估和早期预警。

② 髓过氧化物酶(MPO)

MPO是一种亚铁血红素酶,存在于髓系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部分组织的巨噬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MPO与过氧化氢(H202)和氯离子(C1一)等共同作用,通过促进胆固醇堆积、泡沫细胞形成(斑块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斑块不稳定性增加),进而引起多种急性并发症如ACS、ACI等(斑块破裂),贯穿动脉斑块全程。作特异性炎性斑块标志物,MPO在胸痛发作后2h内就明显升高,在3h达到峰值,对及时诊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此外,MPO还可独立预测未来30天到6个月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风险。

 






 

 


 

 

6.斑块治疗

 

 


 

 






量子降脂治疗



应用量子降脂仪对皮肤表面进行物理无创治疗,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质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通过治疗血脂异常,达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逆转动脉硬化的效果。

  • 分类:医学知识普及
  • 作者:先盈医疗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1 15:17
  • 访问量:0
详情
 
 
 
1.斑块是什么?
 
 
 
 

 

斑块一般指动脉斑块,由脂质代谢失衡及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在动脉壁下沉积而成,主要表现为脂质沉积、动脉内膜增厚、血管变狭窄等,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图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灌汤包:胆固醇馅,纤维帽为皮。

图片

 

 
 
 
 
2.斑块的种类
 
 
 
 

图片

(1) 稳定斑块

     稳定斑块的安全度与斑块阻塞血管的程度有关,若斑块小、阻塞程度小,不影响血流,一般无症状表象。当斑块大于75%以上,易造成血管狭窄,可能造成血管缺血事件,当狭窄超过90%以上时则很容易发生缺血事件。

(2)易损斑块(即不稳定斑块)

①薄纤维帽厚度(<65μm)

②大脂质坏死核心(>30%)

③血管正性重构

④斑块内存在新生的滋养血管

⑤血管内外膜的炎症反应

⑥点状钙化

 
 
 
 
3.斑块有什么危害
 
 
 
 

 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冠状动脉等血管。在斑块形成初期,只是血管壁单纯的脂质不断沉积,促进斑块增大,若没有影响到动脉的血流速度,一般不会表现出症状。可是一旦斑块破裂,易造成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发生一系列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心梗、脑梗等)。

   (1) 冠状动脉斑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或侵蚀血管内皮,触发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比如临床常见的“心梗”。图片

 

(2) 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重要血管,斑块增大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起颅内低灌注,可能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甚至是脑卒中(脑中风);当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造成“脑梗”。

图片

 

 
 
 
 
4.斑块“幕后黑手”
 
 
 
 

(1)高脂血症

(2)抽烟、酗酒

(3)紧张、压力大

(4)肥胖、

(5)糖尿病

(6)运动少

(7)饮食不健康

 

 
 
 
 
5.斑块检查
 
 
 
 

 临床一般通过对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检查来对动脉斑块进行危险性评估,通过血液检测来判断斑块稳定性程度。

 

(1)常规斑块检查

① 冠状动脉斑块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冠脉CTA、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冠脉造影是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超声价格相对昂贵。

② 颈动脉斑块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颈超、颈动脉CTA、颈动脉磁共振等,由于颈超多存在假阳性的问题造成诊断误区,而后两者由存在辐射或价格昂贵问题。

 

(2)特异性斑块标志物检测

图片

①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Lp-PLA2属磷脂酶超家族中的一员,又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由血管内膜中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纤维帽决定血管斑块稳定性,特异性斑块标志物Lp-PLA2在血管易损斑块纤维帽中强表达,薄纤维帽瘤变是易损斑块破裂且易并发急性血栓形成的前兆,LP-PLA2与斑块的厚度、数量、斑块易损性正相关,直接反应血管斑块稳定性。Lp-PLA2被国内外专家指南共识大力推荐,用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快速诊断、治疗评估和早期预警。

② 髓过氧化物酶(MPO)

MPO是一种亚铁血红素酶,存在于髓系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部分组织的巨噬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MPO与过氧化氢(H202)和氯离子(C1一)等共同作用,通过促进胆固醇堆积、泡沫细胞形成(斑块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斑块不稳定性增加),进而引起多种急性并发症如ACS、ACI等(斑块破裂),贯穿动脉斑块全程。作特异性炎性斑块标志物,MPO在胸痛发作后2h内就明显升高,在3h达到峰值,对及时诊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此外,MPO还可独立预测未来30天到6个月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风险。

 

 
 
 
 
6.斑块治疗
 
 
 
 

量子降脂治疗

图片

应用量子降脂仪对皮肤表面进行物理无创治疗,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质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通过治疗血脂异常,达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逆转动脉硬化的效果。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                         

0431-85822018

© 2022 长春先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2021001197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长春   ​SEO

联系我们

图标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超群街666号

图标

0431-85822018

这是描述信息

公众号

这是描述信息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