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的来龙去脉!!
- 分类:医学知识普及
- 作者:先盈医疗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08 15:48
- 访问量:0
脑卒中的来龙去脉!!
【概要描述】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并呈现“四高三低”的特征。四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和低治愈率。
脑卒中即脑血管病,一般分为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脑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国民死亡原因。很多情况下,卒中症状严重可导致残疾。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罹患卒中。其中500万人死亡,500万人落下残疾。虽然,大多数卒中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中,但年轻人也是有可能发生卒中的。卒中的症状遍布全身。具体出现什么症状,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卒中发生在这里,就会出现嘴角歪斜。
这里,表现为胳膊或腿脚无力。
而这里,会出现说话困难。
还有许多其它症状,比如视觉改变、平衡丧失、意识模糊以及记忆缺失。
有时卒中症状可能难以察觉,但更多情况下,卒中症状严重导致残疾。
如果治疗及时,这些症状是可以逆转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怀疑发生卒中迅速就医极为重要。我们需要牢记FAST识别法。
F-Face(脸)
是否能够微笑?
是否感觉一侧面?
A-Arms(胳膊)
能否顺利举起双手?
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言语)
是否能够顺利对答?
是否说话困难或者言语含糊不清?
T-Time(时间)
如果你察觉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
抓紧拨打急救电话。
到医院,医生就会立刻对你进行评估,安排头部急诊CT扫描,确定卒中发生的部位和类型。
按照造成大脑血供异常原因的不同,卒中分为两种类型:
1、阻塞(缺血性卒中)
2、出血(出血性卒中)
大部分卒中是由血管阻塞导致。及早确定卒中的类型,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卒中,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血管内脂肪淤积所致。脂肪淤积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就像心梗。这就是为什么卒中也常被称为脑梗。
血栓可形成于颅内,也可来源于身体其它部位,颅外的血栓通常来自于颈部,也可来自于心脏,当出现心率不规则,即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时易产生血栓。
缺血性卒中,如果在发病最初数小时就能被察觉,通常会给予“血栓爆破”药物来溶解血栓,简称“溶栓“。如果病人不能使用溶栓药,那么其它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作替代。
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导致的卒中,称为出血性卒中,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漏出到大脑内或者大脑周围,漏出的血液会引起脑组织水肿,病情严重的则需要手术治疗。
有时,卒中的症状会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我们称这种为小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简称TIA。有些TIA的症状,仅持续数分钟。一旦怀疑是TIA,也应像完全发作的卒中一样,必须立即送医治疗。因为TIA是发生完全性卒中的高风险预警信号,无论您患的是TIA还是完全性卒中,都应及时接受药物治疗,每日服药,持续终身。
这样才能有助于防止卒中的进一步发作,卒中会导致残疾,但假以时日大脑能慢慢的适应、调节,最终可部分甚至全部地恢复丧失的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卒中康复”如此重要!
康复可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医生、护士以及治疗师会帮助您度过困难。
如果卒中导致了吞咽困难,营养师会推荐特殊的饮食或使用食管。
如果卒中导致交流困难,言语和语言治疗师会给予您帮助。
如果出现行走困难或日常自理困难,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您进行身体训练、改装家居环境。
卒中发生后,以前轻而易举能做的动作现在却变得困难,不得不事事依赖别人这种虚弱无助感,可能会令到你情绪低落沮丧挫败。这时,心理咨询师能提供帮助,还有很多病友会能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以上,我们了解了卒中的发生、识别、治疗和康复。
但是怎样才能预防卒中的发生呢?
1. 情绪不能过分激动
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保持乐观心态和自我减压能力。避免中强度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2. 控制血压
时凉时热、变化无常的天气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尤其男性应保持乐观情绪,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酗酒,有高血压的患者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压。
3. 充足睡眠
秋冬季天气凉爽许多,入睡也容易了许多,因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够7个小时,且睡眠质量要高。
4. 合理饮食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风贴秋膘,饮食应坚持以清淡为主,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因为饮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定时测血糖,定时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钾摄入量。
5. 适量运动
提倡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增强体质。
6. 严防感冒
秋冬季节温差大,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尤其当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时,人们极易伤风感冒,应及时增减衣物,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对感染要特别重视,如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等。
7. 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
饮食中过多的摄盐是心脏疾患的“敌人”,但食盐摄入太少又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钠血症)。摄盐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一般轻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还要适度减少。
8. 携带药物
出游时,心脏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医治。
9. 定期检测血糖
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该定期检测血糖;积极识别脑血管疾病的先兆,一旦发生,及时送医。
10.定期检测血脂
定期检测血脂,调整血脂异常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因素。
当然,卒中的预防还有很多方面,且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清淡饮食、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控制好血压血糖,可以大大降低卒中的发病。
- 分类:医学知识普及
- 作者:先盈医疗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08 15:48
- 访问量:0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并呈现“四高三低”的特征。四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和低治愈率。
脑卒中即脑血管病,一般分为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脑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国民死亡原因。很多情况下,卒中症状严重可导致残疾。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罹患卒中。其中500万人死亡,500万人落下残疾。虽然,大多数卒中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中,但年轻人也是有可能发生卒中的。卒中的症状遍布全身。具体出现什么症状,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卒中发生在这里,就会出现嘴角歪斜。
这里,表现为胳膊或腿脚无力。
而这里,会出现说话困难。
还有许多其它症状,比如视觉改变、平衡丧失、意识模糊以及记忆缺失。
有时卒中症状可能难以察觉,但更多情况下,卒中症状严重导致残疾。
如果治疗及时,这些症状是可以逆转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怀疑发生卒中迅速就医极为重要。我们需要牢记FAST识别法。
F-Face(脸)
是否能够微笑?
是否感觉一侧面?
A-Arms(胳膊)
能否顺利举起双手?
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言语)
是否能够顺利对答?
是否说话困难或者言语含糊不清?
T-Time(时间)
如果你察觉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
抓紧拨打急救电话。
到医院,医生就会立刻对你进行评估,安排头部急诊CT扫描,确定卒中发生的部位和类型。
按照造成大脑血供异常原因的不同,卒中分为两种类型:
1、阻塞(缺血性卒中)
2、出血(出血性卒中)
大部分卒中是由血管阻塞导致。及早确定卒中的类型,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卒中,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血管内脂肪淤积所致。脂肪淤积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就像心梗。这就是为什么卒中也常被称为脑梗。
血栓可形成于颅内,也可来源于身体其它部位,颅外的血栓通常来自于颈部,也可来自于心脏,当出现心率不规则,即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时易产生血栓。
缺血性卒中,如果在发病最初数小时就能被察觉,通常会给予“血栓爆破”药物来溶解血栓,简称“溶栓“。如果病人不能使用溶栓药,那么其它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作替代。

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导致的卒中,称为出血性卒中,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漏出到大脑内或者大脑周围,漏出的血液会引起脑组织水肿,病情严重的则需要手术治疗。
有时,卒中的症状会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我们称这种为小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简称TIA。有些TIA的症状,仅持续数分钟。一旦怀疑是TIA,也应像完全发作的卒中一样,必须立即送医治疗。因为TIA是发生完全性卒中的高风险预警信号,无论您患的是TIA还是完全性卒中,都应及时接受药物治疗,每日服药,持续终身。
这样才能有助于防止卒中的进一步发作,卒中会导致残疾,但假以时日大脑能慢慢的适应、调节,最终可部分甚至全部地恢复丧失的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卒中康复”如此重要!
康复可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医生、护士以及治疗师会帮助您度过困难。
如果卒中导致了吞咽困难,营养师会推荐特殊的饮食或使用食管。
如果卒中导致交流困难,言语和语言治疗师会给予您帮助。
如果出现行走困难或日常自理困难,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您进行身体训练、改装家居环境。
卒中发生后,以前轻而易举能做的动作现在却变得困难,不得不事事依赖别人这种虚弱无助感,可能会令到你情绪低落沮丧挫败。这时,心理咨询师能提供帮助,还有很多病友会能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以上,我们了解了卒中的发生、识别、治疗和康复。
1. 情绪不能过分激动
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保持乐观心态和自我减压能力。避免中强度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2. 控制血压
时凉时热、变化无常的天气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尤其男性应保持乐观情绪,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酗酒,有高血压的患者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压。
3. 充足睡眠
秋冬季天气凉爽许多,入睡也容易了许多,因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够7个小时,且睡眠质量要高。
4. 合理饮食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风贴秋膘,饮食应坚持以清淡为主,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因为饮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定时测血糖,定时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钾摄入量。
5. 适量运动
提倡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习惯;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增强体质。
6. 严防感冒
秋冬季节温差大,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尤其当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时,人们极易伤风感冒,应及时增减衣物,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对感染要特别重视,如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等。
7. 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
饮食中过多的摄盐是心脏疾患的“敌人”,但食盐摄入太少又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钠血症)。摄盐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一般轻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还要适度减少。
8. 携带药物
出游时,心脏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医治。
9. 定期检测血糖
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该定期检测血糖;积极识别脑血管疾病的先兆,一旦发生,及时送医。
10.定期检测血脂
定期检测血脂,调整血脂异常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因素。
当然,卒中的预防还有很多方面,且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清淡饮食、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控制好血压血糖,可以大大降低卒中的发病。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相关资讯
服务热线

公众号

小程序